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金属铸件浸渗加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?
金属铸件浸渗加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?
时间:2025-09-19 13:14 点击次数:
    金属铸件浸渗加工(通过渗透剂填充铸件内部微孔、疏松缺陷,提升密封性与强度)的前期准备直接影响浸渗效果,需围绕“铸件预处理、设备与耗材准备、工艺参数确认”三大核心环节展开,具体准备工作如下:
    一、铸件预处理:清除杂质,暴露缺陷,确保浸渗剂有效渗透
    1.铸件表面与内部清洁:去除阻碍浸渗的污染物
    表面油污、脱模剂清理:铸件出厂时表面可能残留铸造油污、脱模剂(如石蜡、树脂类),需通过脱脂处理去除——可采用碱性脱脂剂(如氢氧化钠溶液,浓度5%-8%)浸泡(温度50-60℃,时间15-30分钟),或高压喷淋(压力0.3-0.5MPa),后续用清水冲洗至pH值中性(pH=6-8),避免油污堵塞微孔入口,影响浸渗剂浸润。
    氧化皮、浮砂去除:铸件表面的氧化皮(如铸铁、铝合金铸件冷却时形成的氧化层)、残留型砂(尤其是砂型铸造件)需通过喷砂(选用80-120目石英砂,压力0.4-0.6MPa)或抛丸处理清除,确保表面粗糙均匀(Ra=1.6-3.2μm);对盲孔、深腔等易积砂部位,需用压缩空气(压力0.2-0.3MPa)吹扫,避免砂粒堵塞内部微孔。
    内部水分与残留溶剂干燥:清洁后的铸件需彻底干燥,防止水分与浸渗剂反应(如环氧类浸渗剂遇水可能固化不完全)——可放入烘箱烘干,温度80-120℃,时间1-2小时(根据铸件厚度调整,薄壁件80℃/1小时,厚壁件120℃/2小时),烘干后冷却至室温(20-25℃)再进入下一环节,避免高温影响浸渗剂稳定性。
    2.铸件缺陷预检:明确浸渗范围,排除无效工件
    外观与尺寸筛选:先通过目视检查剔除表面有明显裂纹(宽度>0.1mm)、变形(超出图纸公差)的铸件,此类缺陷无法通过浸渗修复;用卡尺、千分尺检测关键尺寸(如孔径、壁厚),确保符合浸渗后加工要求(浸渗剂固化后会形成0.01-0.03mm涂层,需预留尺寸余量)。
    微孔缺陷检测:采用“气泡检测法”初步判断微孔分布——将铸件完全浸入清水(或防锈水中),施加0.2-0.3MPa气压(通过专用密封工装),观察表面是否有连续气泡冒出,标记气泡集中区域(即微孔密集区);对要求较高的铸件(如液压阀块、气密性铸件),需用氦质谱检漏仪检测漏率(通常要求漏率≤1×10⁻⁶Pa・m³/s),确认缺陷在浸渗修复范围内(微孔直径≤0.2mm可有效修复,超过则需先补焊)。
    二、设备与耗材准备:确保浸渗系统稳定,耗材适配铸件材质
    1.浸渗设备检查与调试:保障流程顺畅
    核心设备状态确认:浸渗设备(真空压力浸渗罐、固化炉、清洗槽)需提前检查——真空系统:启动真空泵,确保浸渗罐内真空度能达到-0.095MPa以下(真空度不足会导致微孔内空气无法排出,影响浸渗剂填充),检查真空管路是否漏气(可涂抹肥皂水观察气泡);压力系统:测试加压泵能否稳定输出0.5-1.5MPa压力(根据铸件材质调整,铝合金通常0.5-0.8MPa,钢件1.0-1.5MPa),压力仪表需在校验有效期内(误差≤±0.02MPa)。
    辅助设备准备:清洗槽需提前注入清水(或专用清洗剂,如酒精类溶剂,适配浸渗剂类型),确保水位能完全浸没铸件;固化炉需预热至设定温度(如环氧类浸渗剂固化温度120-150℃,厌氧类80-100℃),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炉内温差(≤±5℃),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浸渗剂开裂。
    工装夹具适配:根据铸件形状、尺寸制作专用工装——对小件(如螺栓、接头),采用网状吊篮(孔径<铸件最小尺寸,防止掉落);对大件(如缸体、壳体),设计支撑工装(支撑点避开密封面、微孔密集区),确保铸件在浸渗罐内均匀受力,且所有微孔能与浸渗剂充分接触(避免工装遮挡)。
    2.浸渗剂与辅助耗材选择:匹配铸件材质与使用场景
    浸渗剂选型:根据铸件材质、工作环境选择适配类型——铝合金、锌合金铸件(耐腐蚀要求低)可选厌氧型浸渗剂(固化速度快,室温可初步固化);钢、铸铁铸件(需耐油、耐温)可选环氧型浸渗剂(固化后耐温可达150-200℃,耐油性强);医药、食品行业铸件需选无毒环保型浸渗剂(符合FDA、ROHS标准)。同时检查浸渗剂有效期(通常开封后3-6个月内使用),观察外观(无分层、沉淀,颜色均匀),若变质需更换。
    辅助耗材准备:准备专用过滤棉(过滤浸渗剂中的杂质,精度5-10μm),防止杂质堵塞微孔;备好脱模剂(如硅基脱模剂,涂抹在工装表面,避免浸渗剂固化后与工装粘连);准备pH试纸、粘度计(定期检测浸渗剂pH值、粘度,确保参数在标准范围:pH=6-8,粘度10-20mPa・s)。
    三、工艺参数确认与安全准备:规范流程,规避风险
    1.浸渗工艺参数制定:根据铸件特性定制
    真空与压力参数:根据微孔大小设定真空时间(微孔直径0.05-0.1mm,真空时间15-20分钟;0.1-0.2mm,20-30分钟),确保微孔内空气完全排出;加压时间通常为真空时间的1.5-2倍(如真空20分钟,加压30-40分钟),压力上升速率控制在0.1MPa/min以内,避免压力骤升导致铸件变形。
    固化参数:根据浸渗剂类型设定固化温度与时间——厌氧型浸渗剂可室温固化24小时,或80℃加热固化2-3小时;环氧型浸渗剂需120℃固化4-6小时(厚壁铸件需延长至6-8小时),固化后需冷却至室温再取出,防止热应力导致缺陷。
    清洗参数:浸渗后铸件需在清洗槽内浸泡5-10分钟(或高压喷淋2-3分钟),去除表面残留浸渗剂(残留过厚会影响后续加工精度),清洗后立即烘干(温度60-80℃,时间30-60分钟),避免表面生锈。
    2.安全防护与应急准备
    人员防护:操作人员需佩戴耐酸碱手套(避免浸渗剂接触皮肤)、护目镜(防止浸渗剂飞溅入眼)、防毒口罩(环氧类浸渗剂有轻微刺激性气味,需在通风良好环境操作,车间通风量≥5m³/h・人)。
    应急措施:准备应急冲洗设备(如洗眼器、冲淋装置,距离操作区≤15米),若浸渗剂接触皮肤,需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;若不慎入眼,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。同时配备灭火器(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,针对浸渗剂易燃特性),严禁在操作区吸烟、使用明火。
    环保处理:提前规划浸渗剂废液、清洗废水的处理方案(如委托有资质的环保公司回收,或通过专用处理设备达标后排放,COD≤500mg/L),避免污染环境。

上一篇:浸渗设备长期闲置时防护措施有哪些?

下一篇:没有了

Copyright© 2010-2011 宜兴市盛义浸渗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网站地图   xml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0691号-1   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510-87849095
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