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渗设备(用于铸件、粉末冶金件等微孔密封的设备,核心工序包括真空浸渗、加压固化等)的稳定运行依赖于各部件的协同工作,其中密封系统、真空与压力系统、传动与加热系统的部件因高频使用或承受极端工况,需经常检修。以下是需重点检修的部件及原因:
一、密封系统部件(核心,直接影响浸渗效果)
密封件(密封圈、密封垫)
位置:浸渗罐罐门、真空阀、压力阀的接口处,储液槽盖板与槽体的接触部位。
常见问题:橡胶密封圈(如丁腈橡胶、氟橡胶)因长期接触浸渗剂(如热固性树脂)、高温(固化阶段)或反复挤压,出现老化、开裂、变形,导致真空泄漏或压力不足;密封垫磨损导致浸渗剂渗漏。
检修频率:每次批次生产后检查,每周全面更换易损部位的密封件(如罐门密封圈),根据磨损程度缩短周期。
罐门与锁闭机构
位置:浸渗罐的手动/自动罐门及锁紧螺栓、卡扣。
常见问题:罐门密封面因碰撞、腐蚀出现划痕、变形,导致密封不严;锁闭螺栓松动、滑丝,或卡扣磨损,无法确保罐门紧密闭合,影响真空度和压力稳定性。
检修频率:每次使用前检查密封面平整度和锁闭力度,每月拆解清理锁闭机构的杂质,涂抹防锈润滑脂。
二、真空与压力系统部件(保障工艺参数稳定)
真空泵及附件
位置:旋片真空泵、罗茨真空泵(大型设备),及连接的真空表、真空管。
常见问题:
真空泵油因吸入浸渗剂蒸汽而乳化、变质,导致真空度下降;
真空泵叶片磨损、轴承老化,产生异响或真空效率降低;
真空表指针卡滞、读数不准,真空管接口泄漏。
检修频率:每日检查真空泵油位和颜色(乳化或发黑时立即更换),每周清洁进气口过滤器,每月检测真空度(用标准表校准),每3个月检修叶片和轴承。
压力泵/压缩机与管路阀门
位置:加压用空气压缩机、液压泵,及连接的压力表、压力阀、止回阀。
常见问题:
压力阀阀芯磨损、卡滞,导致压力调节失灵;
管路接头因振动松动,出现漏气、漏油;
压力表失准,无法准确监控加压压力(浸渗工艺对压力精度要求高,通常±0.05MPa)。
检修频率:每次使用前检查管路密封性(涂肥皂水检测气泡),每周校准压力表,每月拆解清洗压力阀,防止杂质卡滞。
三、传动与输送系统部件(确保工件流转顺畅)
输送链条/辊道
位置:工件进出浸渗罐、固化炉的输送机构(如链条输送带、滚筒辊道)。
常见问题:链条润滑不足导致磨损、卡链;辊道轴承生锈,转动不灵活;输送速度不均匀,导致工件碰撞或定位偏差。
检修频率:每日检查链条张紧度和润滑情况(加注高温润滑脂),每周清理链条/辊道上的残留浸渗剂(避免固化后卡滞),每月更换磨损的链轮或轴承。
升降/翻转机构(针对自动化设备)
位置:用于提升工件浸入浸渗液或翻转沥干的液压缸、气缸及连接件。
常见问题:液压/气动管路泄漏,导致升降速度变慢或定位不准;活塞杆密封件磨损,出现漏油、漏气;限位开关失灵,引发超程故障。
检修频率:每日检查动作平稳性和密封性,每周清洁活塞杆并涂抹防锈油,每月校准限位开关。
四、加热与固化系统部件(影响浸渗剂固化质量)
加热管/加热板
位置:固化炉内的电加热管、导热油加热板,或浸渗液保温槽的加热装置。
常见问题:加热管表面结垢(尤其水质差的环境),导致热效率下降;加热管烧断、短路,或温控不准(固化温度通常需控制在80~120℃,偏差过大会影响浸渗剂固化效果)。
检修频率:每周清理加热管表面杂质,每月检测加热功率和温控精度(用热电偶校准),每6个月更换老化的加热管。
固化炉风机与风道
位置:固化炉内的循环风机、风道及滤网。
常见问题:风机叶片积灰、失衡,导致噪音大或风量不足;风道堵塞,炉内温度不均匀(温差超过±5℃会影响固化一致性)。
检修频率:每周清洁滤网和风机叶片,每月检查风道通畅性,每3个月校准炉内各区域温度。
五、浸渗液循环与过滤系统(保障浸渗剂纯净度)
循环泵与过滤器
位置:浸渗液储罐的循环泵、管道过滤器(过滤工件带入的杂质)。
常见问题:泵叶轮被杂质磨损、卡滞;过滤器堵塞,导致循环流量下降,浸渗剂浓度不均。
检修频率:每日检查循环泵运行声音,每周清洗过滤器滤芯(或更换一次性滤芯),每月拆解检查泵叶轮磨损情况。
液位计与浓度传感器
位置:浸渗液储罐的液位计(如浮球液位计、超声波液位计)、浓度检测传感器。
常见问题:液位计卡滞,显示不准导致浸渗液不足或溢出;传感器被浸渗剂污染,浓度检测偏差(影响浸渗效果)。
检修频率:每日校准液位计,每周清洁传感器探头,确保数据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