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浸渗设备在低温环境下存储的防护措施有哪些?
浸渗设备在低温环境下存储的防护措施有哪些?
时间:2025-11-11 11:17 点击次数:
    浸渗设备在低温环境(通常指0℃以下)存储时,需重点防范部件冻裂、腐蚀、密封失效及精度损伤,结合设备结构(如压力罐、管路、电气系统、浸渗剂存储装置)特性制定防护措施,具体如下:
    核心系统防冻防护
    压力罐与管路系统
    存储前彻底排空压力罐、输液管路、阀门内的残留浸渗剂、清水或其他介质,避免低温下液体结冰体积膨胀,导致罐体、管路开裂。
    对碳钢材质的罐体和管路,内壁涂抹低温适配型防锈油,外壁补涂防腐漆,重点防护焊缝、法兰连接处等易锈蚀部位;不锈钢材质需避免与碳钢接触,防止电偶腐蚀。
    用保温棉包裹管路、阀门及罐体接口,沿海或高湿低温环境需额外加套防水防腐层,避免湿气侵入导致结冰或锈蚀。
    浸渗剂存储与防护
    浸渗剂(如水基浸渗剂、有机浸渗剂)需转移至室内恒温存储(温度控制在5℃以上),避免低温导致浸渗剂凝固、分层或性能失效。
    若无法转移,需对浸渗剂存储罐加装电伴热装置,控制罐内温度在10℃左右,同时密封罐口,防止水汽进入导致浸渗剂变质;定期检查存储罐密封性,避免泄漏。
    电气与控制系统防护
    将电气控制柜、传感器、温控仪表等部件移至室内干燥恒温环境存储,温度保持在5℃-35℃,湿度控制在60%以下,避免低温凝露侵蚀电子元件。
    断开总电源,整理并密封包裹线缆接头,涂抹防潮防锈剂;对伺服电机、电磁阀等电气部件,放入防静电密封袋并内置干燥剂,单独存放避免碰撞。
    定期(每月1次)对电气部件进行通电预热(需在室温环境下操作),运行5-10分钟,防止元件长期闲置老化或因低温导致绝缘性能下降。
    密封与易损部件防护
    拆卸设备上的橡胶密封圈、垫片等密封件,放入密封袋内置干燥剂,在室温干燥环境下单独存储,避免低温导致密封件脆化、开裂。
    对保留在设备上的密封部位,涂抹专用低温防护剂,封堵所有接口(如罐体进料口、管路端口),防止冷空气和杂质进入。
    弹簧、液压密封件等易损件,清理后涂抹防锈润滑脂,放入专用包装盒,避免挤压、扭曲导致性能失效。
    设备整体与场地防护
    存储场地要求
    选择干燥、通风、远离风雪直吹的场地,若露天存储需搭建保温棚,加装防风屏障和保温层,避免设备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。
    场地需平整坚实,在设备底座下方铺垫钢板或枕木,防止地面结冰沉降导致设备倾斜变形;及时清理场地积雪、积水,避免设备底座受潮锈蚀。
    整体防护措施
    用防水防潮的保温布整体包裹设备,重点覆盖罐体、电气箱、管路接口等关键部位,确保包裹严密,减少热量流失。
    避免设备周边堆放易燃易爆、腐蚀性物质,远离热源(如暖气、明火),防止保温材料受热或腐蚀介质侵蚀损坏。
    日常检查与启用准备
    建立存储台账,记录环境温度、设备状态,每周检查1次保温措施是否完好,及时更换破损的保温棉、密封袋,补充干燥剂。
    长期存储(超过1个月)时,每月手动转动设备传动部件(如阀门、泵轴),涂抹低温润滑脂,避免部件长期静止导致卡滞。
    启用前,将设备移至室温环境静置4-6小时,待设备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、内部凝露完全消散后再通电检查;逐步排空防锈油、预热管路,测试各系统密封性和功能,确认无异常后再投入使用。

Copyright© 2010-2011 宜兴市盛义浸渗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网站地图   xml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0691号-1   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510-87849095
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