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部件老化会对浸渗加工的效果产生哪些影响?
部件老化会对浸渗加工的效果产生哪些影响?
时间:2025-04-23 14:43 点击次数:
    部件老化会对浸渗加工(如液体渗透密封、防腐或增强处理)的效果产生多维度影响,具体体现在材料结构变化、化学兼容性下降、力学性能劣化及工艺适配性降低等方面。以下是详细分析:
    一、材料结构变化对浸渗效果的影响
    1.孔隙/裂纹形态改变
    金属部件:
    长期使用后因腐蚀、疲劳产生新的微裂纹或孔隙,或原有缺陷(如铸件气孔)扩展,导致浸渗剂需填充的空间增大,可能需多次浸渗才能达到密封效果。
    腐蚀产物(如铁锈、氧化皮)堆积会堵塞原有孔隙入口,阻碍浸渗剂渗透,尤其在精密部件(如航空航天零件)中可能导致局部密封失效。
    高分子材料:
    塑料老化后出现脆化裂纹或溶胀变形,孔隙结构从“封闭”变为“开放”,浸渗剂易渗入但固化后可能因材料收缩导致结合界面开裂。
    橡胶密封件老化硬化后,表面孔隙率增加,但弹性丧失,浸渗剂固化后易因振动或应力产生界面剥离。
    2.表面粗糙度变化
    金属氧化或磨损使表面粗糙度升高(如Ra值从1.6μm增至6.3μm),浸渗剂需填充更多微观凹陷,导致用量增加且固化后表面平整度下降,影响后续装配精度(如法兰密封面)。
    老化导致的表面局部剥落(如涂层失效)会形成不规则凹坑,浸渗时易形成气泡截留,降低密封可靠性。
    二、化学兼容性劣化的影响
    1.基材与浸渗剂反应异常
    金属老化后表面氧化层(如铝合金的Al₂O₃、铜合金的CuO)增厚,可能与酸性浸渗剂(如丙烯酸酯)发生中和反应,消耗有效成分,导致固化速度减慢或强度降低。
    塑料老化产生的降解产物(如PVC释放的HCl)可能与环氧树脂浸渗剂发生副反应,产生气体(如CO₂),导致固化后内部出现气孔。
    2.腐蚀介质残留干扰
    老化部件若长期接触油、水或化学介质,内部可能残留腐蚀性离子(如Cl⁻、SO₄²⁻),浸渗时随孔隙渗出并污染浸渗剂,导致其固化受阻(如聚氨酯胶黏剂遇水发泡失效)。
    海洋环境中老化的金属部件,孔隙内可能残留盐分,与浸渗剂中的碱性成分反应生成结晶物,堵塞渗透路径。
    三、力学性能劣化的连锁效应
    1.基材承载能力下降
    老化部件(如疲劳裂纹扩展的齿轮箱壳体)本身强度降低,浸渗处理虽能密封孔隙,但无法恢复基材力学性能。在负载下,老化区域可能成为新的裂纹源,导致浸渗层被撕裂或脱落。
    塑料部件老化后弹性模量升高、断裂伸长率下降,浸渗剂固化后形成的“刚性填充体”与基材变形不协调,易在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,引发二次失效。
    2.密封寿命缩短
    老化橡胶件(如O型圈)失去弹性后,浸渗剂固化体无法随部件热胀冷缩而形变,导致密封界面周期性开裂,尤其在温差较大的工况中(如发动机部件),泄漏风险显著增加。
    金属铸件老化后发生时效变形(如尺寸收缩),浸渗时预留的密封间隙改变,导致固化后配合精度超差,密封压力不足。
    四、对浸渗工艺适配性的影响
    1.工艺参数需调整
    老化部件孔隙率增加或结构疏松,可能需要提高浸渗压力(如从0.5MPa增至1.2MPa)或延长保压时间(如从15分钟增至30分钟),否则浸渗剂无法充分填充深层缺陷。
    若老化导致部件壁薄化(如管道腐蚀减薄),过高的浸渗压力可能引发基材破裂,需降低压力并采用真空浸渗辅助。
    2.预处理难度增加
    老化部件表面可能附着顽固污染物(如氧化皮、油垢、聚合物碳化层),需更严苛的前处理(如喷砂、超声波清洗)才能确保浸渗剂与基材有效接触,否则易出现界面脱粘。
    多层涂层老化剥落的部件(如电镀层+油漆层),浸渗前需彻底清除剥落层,否则残留涂层可能阻碍浸渗剂渗透,或在固化后因膨胀系数差异导致整体脱落。

Copyright© 2010-2011 宜兴市盛义浸渗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网站地图   xml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0691号-1   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510-87849095

扫一扫,关注我们